“寶武聯合”開啟中國鋼鐵業動力轉換

  “寶鋼與武鋼聯合,是中國鋼鐵業動力轉換戰略的第一步,但不會是唯一一步或最后一步。”在今年早些時候的一次采訪中,寶鋼集團總經理陳德榮表示。

  陳德榮不愿意用如今我國鋼鐵業因產能嚴重過剩而陷入困境,來否定過去幾十年這個行業在快速發展中所形成的中國制造業內難得的國際競爭實力。他認為,過去的發展是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如今是行業的一種“動力轉換”,解決“好不好”的問題。借鑒世界發達經濟體鋼鐵業的發展歷史,這種動力轉換是一種必然規律。

  “有沒有”的確早已不是我國鋼鐵業的問題,近年來它遭遇的是“多了”的煩惱。數據顯示,去年我國鋼鐵業粗鋼產量達8.04億噸,占全球鋼鐵行業粗鋼產量的近一半,而產能利用率僅為67%左右。與此同時,鋼材消費總體進入了下降通道。

  我國地域廣度大、經濟層次和梯級多等特征所帶來的鋼鐵業布局分散,也在加劇行業“多了”的煩惱。去年我國鋼鐵行業前十名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已回落至34.2%,產業集中度降至近十年來的最低點。

  在這種背景下啟動的“寶武聯合”,肯定是帶有很強的針對性的。從9月底公布的“寶武聯合”最新方案可以看出,這次的聯合重組是比較徹底的。

  據寶鋼集團發布的消息,“寶武”集團層面,將共同打造鋼鐵領域世界級的技術創新、產業投資、資本運營平臺。而兩家旗下上市公司將通過寶鋼股份換股吸收合并武鋼股份的方式實施聯合重組,明確“武鋼股份為本次合并的被合并方暨非存續方”。

  包括中國冶金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在內的一些業界專家表示,中國鋼鐵業的重組和整合必須兼顧宏觀經濟的分布和經濟結構中的梯度特征,不是一個“集中度的數值”那樣簡單。

  我國知名鋼鐵資訊機構“我的鋼鐵”的研究報告認為,我國新一輪鋼鐵業整合將以“寶武”為起點,強強聯手、區域整合,通過“幾個大動作”,把行業的主干、大的區域布局和協同平臺搭建起來,然后采用資源、環保、質量監管等市場化、法制化手段來調控整個行業。

  在兼顧布局和梯度的前提下,我國已經把鋼鐵業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行業,明確鼓勵鋼鐵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化解過剩產能,推進行業“去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