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精品鋼材及深加工產業:千億目標 路在何方?

湘潭市政府出臺《關于促進實體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要支持精品鋼材及深加工產業。眾所周知,精品鋼材及深加工產業是湘潭市的支柱產業,也是湘潭市“十二五”規劃中首個“千億”目標產業。這個沉積了湘潭優勢、寄予了無限期望的傳統優勢產業將會如何發展?如何轉型?帶著疑問,記者走訪了相關部門和企業,一探究竟。

龍頭企業 帶動發展

湖南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湘鋼”)是我市為鋼材深加工產業發展提供母材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擁有生產精品鋼材的國內先進的工藝裝備。據湘鋼相關負責人介紹,湘鋼 “十一五”期間,湘鋼產鋼規模由400萬噸/年鋼增長到1000萬噸/年鋼,產值由140億元增長到331.2億元,產品附加值不斷提高。目前,湘鋼已擁有3.8米寬厚板和5米寬厚板生產線,引進了西馬克、達涅利等世界最先進的設備技術;擁有國內技術領先的3條線材生產線和一條棒材生產線。

湘鋼鋼絲繩廠是從湘鋼母體中裂變出來的一家新廠。據鋼絲繩廠的負責人介紹,目前湘鋼鋼絲繩廠生產能力已達到12萬噸,其中鋼絲繩年生產能力5萬噸。由于技術改進提升,廠家由原來主要生產礦井鋼絲繩向高性能鋼絲繩、電梯鋼絲繩等高附加值產品轉型,鋼絲繩的價值比原來提升了20%至30%。

在湘鋼鋼絲繩廠的生產車間,記者好奇地問:“放在地上的鋼絲盤是成品嗎?”一位工人師傅說:“這還只是合繩,還沒有檢驗的。”他告訴我們,鋼絲繩的制作工藝遠比看上去要復雜得多。“先是熱軋盤條,然后表面處理拉絲、鉛淬火熱處理、拉絲、捻股、與油麻芯合繩,最后是檢驗、包裝入庫。整個流程下來近10個環節”。

近年來,湘鋼在提升產品品質的同時,還加大了對鋼材深加工的投入力度,與高新區一起共建鋼材深加工產業園,吸引中小企業入園配套發展,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日益凸顯。據統計,全市規模以上鋼材企業由2006年的30家增加到如今60多家,產值由2006年的190億元增長到2011年的460億元。

“產業的集群度有待加強。”市經信委負責人表示,湘潭的鋼材深加工產業才剛剛起步,集中度仍相當低,還沒形成規模;精品鋼材及深加工等產業與產業之間專業化協作體系也不夠成熟和完善、配套不夠緊密。所以政府應加強引導,不斷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形成以湘鋼為龍頭、中小企業配合的“以一帶面”的發展模式。

轉變觀念 路在腳下

近年來,我市鋼材及深加工產業鏈不斷延伸、相關企業和項目相繼落戶湘潭,并發展壯大,產生了較好的效益。

2012年,勝利鋼管項目被列為湖南省重點項目。勝利鋼管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必壯介紹,該項目依托湘鋼寬厚板和山東勝利鋼管的工藝技術優勢,生產螺旋焊管和直縫焊管,計劃年產值45億元,實現利稅3.5億元。他說,這些鋼管具有高強度、高韌性的特點,主要用于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的長距離輸送,也可用于煤漿和其他礦漿等流體輸送管道。直縫焊管還可廣泛應用于海底管道、抗大變形管道以及海洋平臺、電站、鐵路與公路橋梁涵洞等行業。勝利鋼管的順利投產,不僅為湘鋼釋放寬厚板產能拓寬了渠道,更填補中南地區鋼管行業的空白。

湖南金海鋼結構是另外一家頗具特色的新企業。這家企業專門生產鋼結構產品。成為“中南地區最大的鋼構基地”是金海鋼構負責人一直追求的目標。這些新生的公司,不僅從種類方面彌補了湘鋼產品的不足,更為湘潭精品鋼材及深加工產業發展增添了后勁。

華菱集團董事長兼湘鋼總經理曹慧泉表示,鋼鐵企業要發展好,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是第一位的。湘鋼要慢慢放棄主業的習慣思維和大企業的架子,按照產業發展規律、按照企業成長規律,腳踏實地往前走,也許“市場比較糟糕的時候,發展的機會就最多”。同時,企業也要建立好內部支撐體系,向管理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讓企業的發展之路走得更平坦。

短評

傳統產業需要“朝陽思維”

翁靈娜

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嚴重產能過剩行業將迎來史上最嚴厲的一次大治理。不久前,國務院印發《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提出將通過“消化一批、轉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方式,在未來5年對嚴重產能過剩行業實現全面“瘦身”。這在行業內部引起極大的反響。

只要談及鋼鐵產業,湘潭人必想到湘鋼。這家于湘潭而言,具有非比尋常意義的國有大型企業,從歷史來看,湘鋼為建國初期湘潭“八大廠礦”之首,計劃經濟時代湘潭工業的繁榮鼎盛,在湘鋼身上可窺見一斑;從現實來看,湘鋼每年創造的大量財富,在全市規模工業總產值、財政總收入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只要湘鋼一感冒,湘潭就會咳嗽”的說法,由來已久。

然而,當前,這位“工業老大”的日子,卻并“不太好過”。一面受宏觀經濟影響,生產成本上升,市場萎靡不振,效益嚴重滑坡,一面國家對鋼鐵等傳統產業發展的要求一年高過一年,節能減排的任務一年重過一年。以湘鋼為代表的傳統產業發展,正腹背受壓,進退兩難。

傳統產業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求發展?“山窮水盡”之后,如何實現“柳暗花明”?答案是唯一的:轉型!傳統產業只有打破以往的思維慣勢、生產慣性,轉變思想,更新觀念,以“朝陽思維”來促進企業裂變、推進產品精深加工、致力新興產品研發,才能讓傳統產業從“夕陽產業”變成“朝陽產業”,才能走出一條有別于以往的發展新路。

企業裂變,既可完整復制和傳遞企業“母體”的優勢基因,又能通過基因的優化變異,創造新的“子體”企業,重塑競爭優勢,適應新的商業環境。比如我市的中冶京誠、湘電風能等企業,就是從湘鋼、湘電等大型國有企業中裂變新生的。如今,這些新“子體”正煥發出勃勃生機。

推進產品精深加工,是做大做強傳統產業主營產品,激發傳統產業“朝陽”生機的必由之路。就中國當前市場而言,通常是中低端產品惡性競爭、產能過剩,而高端產品,尤其是尖端技術產品卻呈現出供給不足甚至空白的狀態,主要依賴進口來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因此,推進產品精深加工,將傳統中低端產品打造成如電梯鋼絲繩、原油管道等高端技術產品,將大有可為,擁有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